所羅門砍通路本業,轉攻3D視覺自動穿鞋帶
Adidas無人工廠最難任務這家台商辦到了
文/吳中傑
阿迪達斯(Adidas)十月在倫敦發表第一雙由其無人工廠「Speed factory」(快速工廠)打造的特製鞋款。這雙鞋,由機械手臂、自動化設備及3D列印機台製造,Adidas稱其為未來。在鞋業的未來背後,卻藏著一個台灣四十四年歴史老牌電子通路廠的轉型旅程。
今年的自動化展,場內最引人目光的焦點之一,是一具彷彿人類一般,為運動鞋來來回回穿上鞋帶的自動手臂,它只花二十七秒便能為一隻鞋子穿好鞋帶,跟工廠作業員的速度相當。
「自動穿鞋帶」曾被Adidas執行長羅斯提德視為鞋業自動化的一大挑戰。其難度在於,即使是同款式的每一雙鞋,鞋帶孔的位置其實仍有細微誤差。
如今,這道難題卻被「所羅門」,這間多數人印象中的IC通路克服。所羅門自主研發的3D視覺,讓機械手臂能精準辨別物體顏色、形狀和空間,把鞋帶穿進正確的孔洞。「大家以為我們還是原來的IC通路商,其實已經改變了,而且差異很大。」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表示。攤開所羅門的財報,代理銷售半導體零組件的IC通路業務,從十年前占營收七一%,降至今年底僅剩約六%,取而代之的自動化、機電設備代理,已占營收約五成,而近四年自主研發的3D視覺與人工智慧應用,也已占營收近一成。
所羅門,從原本左手進右手出的IC通路代理商,甚至曾違反證交法,如今研發出應用於日本機器人巨擘發那科(Fanuc)、歐洲龍頭ABB等機械手臂大廠的3D視覺,並接到全球知名運動鞋品牌的自動化解決方案訂單。這趟轉型路,卻是從「認輸」開始。
通路本業利潤下滑「鬼混沒意義,不如撤離」
金融海嘯前,所羅門的投資事業龐雜,不僅經營通路,也投資半導體測試、IC設計等領域,但其通路本業卻從龍頭跌到業界三名以外,無法再以經濟規模創造利潤,當時仍掌管公司的榮譽董事長陳建三,毅然決然將IC通路事業賣給同業,並陸續處分其他轉投資事業,「你在那跟人鬼混,我覺得沒有意義啦,不如撤離戰場,」他坦言。
台灣人往往有抓準商機進場的智慧,卻很少企業像所羅門一般「認輸」,捨得退場。
以台灣的IC通路產業為例,不少通路商因代理產品以PC應用為主,榮景已過,或原先主力經營的品牌,代理權被原廠收回,業內多數公司面臨損平邊緣,卻仍咬牙苦撐。
自主研發3D視覺搶先機器人業巨頭布局
相較下,所羅門卻選擇在二〇〇七年退出本業,再開新局。今年年逾七十歲的陳健三,向來喜歡新事物,不時把人工智慧、新零售等名詞掛在嘴邊,他十年前便深信,人口減少、老化,將使自動化蓬勃。因此他的長子、現任董事長陳政隆二〇〇九年接棒後,開始帶領所羅門轉往自動化領域。
接棒的陳政隆,挑戰在於如何在一個四十四年歷史的公司中內部創業。
首先,他有意識的尋覓藍海。相較於陳健三的大開大闔,陳政隆曾在德意志證券、瑞銀與巴黎證券擔任外資分析師,他將轉型的舵掌得小心翼翼。
四年的,所羅門已是美國自動化設備大廠洛克威爾在台灣的最大代理商,為了讓營收獲利能往上突破,決議挑戰公司成立四十年都從沒做過的事—自主研發。
曾有學者提議,合作開發機器手臂,但善於分析產業的陳政隆觀察,機器手臂已是一片紅海,即使中國近年冒出上百家廠商,歐美與曰本廠商的市占率仍有八成五,「只有一五%其他品牌吃得到,全世界都這樣,現在才進去,贏得了嗎?」
但他發現,比起機械手臂傳統所用的2D視覺,3D視覺能讓機器人做出更精細動作,是剛起步的藍海,且3D視覺以軟體為主,輕資產,符合所羅門約十七億資本額的規模,讓陳政隆決定跨足投入。
工研院機械所智慧機器人技術組組長游鴻修表示,3D視覺是近幾年才發展的技術,連稱霸機器人業界的四大家族:發那科、安川電機(Yaskawa)、ABB、德國庫卡(Kuka),也僅有發那科著墨較深,「台灣業者從這邊切入,跟國際上的發展腳步差不多,是不錯的機會。」
確立方向後,因3D視覺對科技業而言是全新的領域,人才稀缺,為了組建研發團隊,」陳政隆親自飛到世界各國獵人才。例如平時在國外看展,見到有興趣的主題便直接詢問,延攬背後實際負責專案的研究生,有透過國際徵才網站領英等管道求才。
如所羅門的3D視覺研發團隊占全公司約一成人力,其中有半數來自歐美、東南亞與印度等國,就像一個跨國新創企業,平時以Email遠距工作,人員散落不同國家。
理解客戶成大挑戰,勤「抬槓」找出隱藏需求
陳政隆坦言,實在是因懂3D視覺的人才欠缺,而所羅門在3D視覺、人工智慧領域的名氣很難拚得過Google等巨頭,只能從世界各地挖掘人才,他們待在家鄉工作,增加應聘意願,「而且如果把一大群人湊到台灣來,成本更高」他出身外資的務實性格再度表露。
但轉型真正最大的挑戰,是重修「理解客戶」這門學分。陳健三坦言,以前做通路生意,拿到代理權等於拿到訂單,不須花心思理解客戶需求,「時機來我就賺,時機不好我就價格跌。」
如今切入3D視覺領域,不僅客戶五花八門,來自製鞋、汽車甚至博物館都有。更難的是,連客戶也時常說不出自己要什麼,不知道有哪些工序能被自動化取代,「這都是沒人走過的路,未來的世界就像迷霧我只能試著慢慢把迷霧去除。」陳健三表示。
為了找到客戶的痛點,陳政隆只能以勤勞突破。除了親自讀國外最新的工業四•〇論文、派出業務蒐集情報、參展,自己也主動走進客戶的工廠找商機,日本商社、韓國車廠以及中國和東南亞的工廠都一一拜訪。
讓所羅門打響名氣的穿鞋帶機,就是跟製鞋奪戶「抬槓」的結果,「我好奇問,品牌廠會要求你們在自動化做什麼?裡面一個人說,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例如用機器人穿鞋帶。」陳政隆回憶。
陳政隆回頭詢問公司內的研發團隊,發現技術其實不難,只是過去沒有人想過用3D視覺突破,花了半年時間打造出穿鞋帶機,並申請到專利,克服Adidas執行口中不可能的任務。
轉型的這條航道,所羅門目前才駛到海中央,雖有獨家技術,打入知名品牌供應鏈的初步成績,但還不能斷言成功。陳健三坦承,自己看當年的IC通路同業如今營收數千億,有時也懷疑,十年前退場,究竟是對或錯,「我現在(營收)才幾十億,這樣到底對不對?」
但如今是公司轉型舵手的陳政隆則篤定的說:「不論成敗,都還是得往前試試看。」目標是讓所羅門成為3D視覺的全球前三大品牌,讓這艘老胎,在他手中開出新局。
';$(".articleExtAd").append(notVIP);setTimeout(function() {$('.top-toolbar').data('top-toolbar').setAD({title: "G228 \u6240\u7f85\u9580\u780d\u901a\u8def\u672c\u696d\uff0c\u8f49\u653b3D\u8996\u89ba\u81ea\u52d5\u7a7f\u978b\u5e36",label_id: 8,label_name: "\u6295\u8cc7"});}, 2000);


- 日誌
- 相簿
- 影音
winwinwyse's 新文章
- A55(2) 愚笨與精明
- F257 毎4分31秒就有1人 癌症時鐘再撥快 肺癌增最多
- F256 中研院篩選發現 靈芝、薄荷、紫蘇 具抗武肺潛力
- F255 人機合作時代來臨
- G244 亞馬遜 波士頓增聘3千員工
- G243 杏輝集團打世界杯 迎成長期
- F254 血氧濃度一度低於94% 世衛定義重症
- G242 全球智慧健康照護產業發展與台灣機會
- G241 人造肉大廠搶市在港賣植物豬柳漢堡
- F253 我國成人警訊 每2人就有1人過重
- F252 陽痿年輕化 40歲以下5年 增3倍
姓名:Winco Ko
winwinwyse's 新回應
- 沒有新回應!





Powered by Xuite
離婚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