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16-17連續兩天!來板橋435「秋日野趣物語」 享受秋日自然之旅!

【台灣新聞網記者張美惠/高雄報導】歷經1年努力,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合作榮獲德國阿弗瑞德.韋格納研究所審查通過,於今年8月由國海院代表臺灣搭乘國際知名的「極星號」破冰船(RV Polarstern),前往北緯80度以北的北冰洋海域進行2個月的海洋科學探險,透過實地參與海洋科學調查取得珍貴北冰洋水文資料,這是臺灣海洋研究單位的創舉。
 國海院院長陳建宏強調,111年6月25日國海院、中央大學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在北極冷岸群島的史匹茲卑爾根島朗伊爾城,成立臺灣極地研究站且掛上國旗牌匾,這是臺灣歷史上首度在北極成立研究站。如今再度有機會跨國合作,深入北冰洋研究,凸顯臺灣「極地海洋科學」獲得國際肯定,更是臺灣海洋研究的全新里程碑。
 參與此次北冰洋海洋科學航次(ARCWATCH2)的國海院副研究員傅科憲表示,這次科學探險是跨國聯合研究,共有12個國家、53名研究人員登船,主要任務為延續過去北冰洋長期科學調查。過去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範圍持續縮小,例如今年9月初衛星觀測顯示北冰洋海面覆蓋面積在夏季達到最小範圍,是近45年海面面積排名第9低,夏季海冰覆蓋範圍每年仍呈負趨勢減少。
 傅科憲副研究員提到極星號從挪威出發向北深入北冰洋航行超過12,000公里,沿途進行一系列的海洋與海冰上調查作業,包含海水溫度與洋流的改變、海水化學樣本採集、海洋漁業生物資源、海冰與海洋交界變化等,希望了解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北冰洋海洋動力與環境的變遷,臺灣科學家負責觀測與分析研究船航線上的溫度與鹽度垂直剖面、海流等水文資料,後續透過研究分析有助於深入了解全球氣候變遷的機制並增加對其預測能力、提供臺灣學研界未來在北冰洋進行科學之基礎與海洋政策與事務之參考。
 此外,這個航次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例如:航次初期船上有同仁生病需緊急返航尋求醫療支援,打亂原本的規劃航線與調查規劃,所幸最後研究團隊仍順利完成所有調查任務;航行過程中發現正在冰上覓食的野生北極熊;穿著非常厚重的防寒衣在海冰上作業;在北緯90度的北極點(North pole)進行一系列的科研活動;從研究船上搭乘直升機到附近冰層執行水文剖面調查;返航時遇強烈磁爆有機會能看到極光等等。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方盈智指出,透過這次參與跨國的北冰洋科學合作,展現出臺灣積極關注全球性議題與極區海洋環境的改變,此舉未來將促成更多國際合作並成功為臺灣鏈結北冰洋海洋科學研究往前邁出新的一頁。
創舉!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國立中山大學首登「極星號」破冰船 前
圖說:極星號ARCWATCH2探險航線圖
創舉!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國立中山大學首登「極星號」破冰船 前
圖說:航行中發現在海冰上覓食的北極熊
創舉!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國立中山大學首登「極星號」破冰船 前
圖說:國海院副研究員傅科憲在北緯90度北極點(North Pole)留影,北極點距離太平島(國境之南)約8855公里。
創舉!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國立中山大學首登「極星號」破冰船 前
圖說:國海院副研究員傅科憲在後甲板布放儀器量測海水溫度與鹽度垂直剖面。
創舉!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國立中山大學首登「極星號」破冰船 前
圖說:(左)船上將科儀相關設備固定在雪橇上,再用雪上摩托車拖至海冰上作業地點。(右)使用鑽洞機、鋸子進行鑿洞後,將科儀設備固定在海冰上進行海流量測,背景為極星號。

本文出自: https://n.yam.com/Article/20241118454489











離婚證人







結婚證人







板橋遺囑見證人







法拍屋台北法拍屋新北市法拍屋桃園法拍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ecilm160rd8 的頭像
    cecilm160rd8

    狡兔死,良犬烹

    cecilm160rd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